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学术动态 >智库观点
智库观点
高校劳动教育实施推进的多元与统一——基于80所高校劳动教育实施方案的文本分析
来源:中国高教研究所    阅读数:    发布时间:2022-05-23    分享到:

编者:

3月20日,值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颁发两周年之际,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劳动教育专业委员会组织召开了“高校劳动教育分类实施推进研讨会”。会议总结了《意见》发布两周年来高校劳动教育实施推进的整体情况,以及不同类型高校结合学科专业优势开展劳动教育的特色做法,并聚焦高校劳动教育实施推进中面临的共同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包括如何在落实好《意见》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建构彰显学校特色的劳动教育体系,如何开好劳动教育必修课,如何科学定位高校劳动教育与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区别,如何实现高校劳动教育课程资源与实践资源的共建共享,等等。本期刊发的2篇文章积极回应了上述问题,展现了高等教育领域构建新时代劳动教育体系的最新思考,阐明了高校劳动教育实施推进中鼓励多元探索与坚持统一要求的辩证关系,找到了高校实施劳动教育区别于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关键点,并为高校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建设的完善、规范指明了方向。

摘要:

基于80所高校劳动教育实施方案文本,分析新时代劳动教育在高校层面的落实情况。研究发现,样本高校初步建立了劳动教育实施体系,在劳动教育课程方面均已有探索,但存在明显差异;在劳动教育实践活动方面进展良好;在将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强化劳动文化等方面,部分高校做得较好。高校进一步推进劳动教育既要鼓励多元探索、凸显个性,也要坚持统一要求、把握共性,同时处理好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形成可学习、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多元统一的高校劳动教育模式。

关键词:

高等院校;劳动教育;实施方案;文本分析

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高校劳动教育的重要性被提升到新的高度。两年来,全国高校认真研究落实《意见》以及教育部随后发布的《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精神,许多高校先后推出学校层面的劳动教育实施方案,在劳动教育内容和形式等方面进行了广泛而有益的探索。也有一些高校对劳动教育课程怎么开设、劳动教育实践活动怎么开展、如何与专业育人相结合、劳动教育教师和经费从哪来、如何鼓励劳动教育学术研究等问题还存在疑问,尚未推出系统化的实施方案;同时,也有学者认为高校劳动教育存在劳动内容浅层化、劳动方式简单化、与中小学混同化等问题。认真研究总结已推出实施方案的高校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梳理提炼各方案的共性和规律、亮点和特点,既可为高校进一步优化劳动教育实施体系提供参考,也有助于形成可学习、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多元统一的高校劳动教育模式。

一、高校劳动教育实施方案总体分析

新时代劳动教育要求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高校需建立劳动教育的育人范式,进行总体设计,统筹安排,在此背景下,制定学校层面的劳动教育实施方案是系统开展相关工作的必要条件。本研究将基于80家高校的劳动教育实施方案进行文本分析。

  (一)方案数量

  截至2021年12月底,通过搜索引擎和各学校的官方网站,我们共收集到80所高校劳动教育实施方案的正式文件,其中有75所普通本科学校、5所高职院校。80所高校的地区分布情况为江苏12所,安徽9所,北京8所,福建、湖北各6所,重庆5所,广东、河北各4所、陕西、四川各3所,甘肃、湖南、江西、上海、河南各2所,贵州、海南、吉林、辽宁、内蒙古、宁夏、山东、西藏、云南、浙江各1所。

  (二)牵头负责劳动教育的部门

  劳动教育是面向全校所有学生,涉及学校多个部门和所有二级学院的工作,需要一个统筹协调机构来推进方案实施。方案显示,80所高校中,45所高校成立了劳动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或劳动教育委员会,其中1所由党委书记和校长共同担任组长,11所由校长担任组长或主任,21所由副校长或副书记担任,1所由教务处处长担任,3所由校领导担任但未明确具体职务,8所未予明确。这45所高校中,27所由劳动教育领导小组或委员会统筹学校多个部门开展相关工作,18所高校进一步明确具体牵头部门,其中10所高校指定由教务处牵头,5所由学工部牵头,1所由团委牵头,1所由后勤部门牵头,1所由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中心牵头。在未成立学校劳动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或委员会的35所高校中,5所由教务处牵头负责劳动教育工作,10所由各二级学院负责,1所由本科生院负责,3所由学工部负责,5所由教务处、学生处和本科生院等多个部门联合负责,其他高校没有明确具体负责部门。

二、高校劳动教育实施体系分析

《纲要》指出,要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丰富、拓展劳动教育实施途径,并提出四个途径:独立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在学科专业中有机渗透劳动教育,在课外校外活动中安排劳动实践,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强化劳动文化。以上四个途径是劳动教育发挥育人功能的必经之路,本部分将分析80所高校对四个途径的总体部署和安排。

  (一)独立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

  《意见》明确要求:“根据各学段特点,在大中小学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系统加强劳动教育。”《纲要》进一步将高校劳动教育必修课的要求明确为: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明确主要依托的课程,本科阶段不少于32学时;在开课方式上,可在已有课程中专设劳动教育模块,也可专门开设劳动专题教育必修课;在课程内容上,应加强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普及与学生职业发展密切相关的通用劳动科学知识,并经历必要的实践体验。分析80所高校实施方案发现,高校劳动教育必修课开设方式除了《纲要》指出的“在已有课程中专设劳动教育模块”(可概括为“依托型”)和“专门开设劳动专题教育必修课”(可概括为“新增型”)外,还有采取两种方式混合和开设劳动教育选修课程群等方式。

  1. “依托型”。80所高校中,采用“依托型”落实必修课开课任务的高校有45所。其中17所高校将劳动教育任务分散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就业指导、创新创业教育等课程中,要求在这些课程模块中增设一定课时的劳动教育专题;23所高校依托“公益劳动”“生产实践”或“社会服务”模块集中落实劳动教育任务;5所高校要求各二级学院自行明确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劳动教育主要依托的必修课程。如一些高校依托政治经济学、经济中国、生涯规划:探索与管理、创新与创业基础等课程开展劳动教育;另一些高校依托大学生就业能力拓展、职业生涯规划和创新创业实训、校内外专业实践项目等开展劳动教育。

  2. “新增型”。26所高校明确在现有人才培养方案中增设劳动教育专题必修课程,其中24所高校独立开设一门必修课,2所高校开设多门公共限选课,要求学生修够32学时。此类课程包括劳动教育通论、大学生劳动教育、大学生劳动素养或劳动教育与实践等,课程目标是普及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劳动科学知识、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等,引导学生认识劳动实践的创造本质,树立正确的劳动意识。

  3. “混合型”。有9所高校通过既新增劳动教育专题模块(一般为8~10学时),又将部分劳动教育任务依托到专业教育相关课程中,合计达到32学时的方式,落实劳动教育必修课开课要求。各校的依托模块与专业教育、创新教育相关,体现在野外实习实践、专业实习、生产实习、社会实践、工程实训等课程中,新增课程及开设通识课程,多维度引导学生了解劳动文化、热爱耕读文明,在学习中厚植劳动情怀,强化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

  在26所独立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和9所混合模式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的高校中,3所高校的劳动教育必修课以理论学习为主,辅之以必要的实践体验;12所以实践锻炼为主,基本没有理论学习要求;14所高校的劳动教育课程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理论学习和劳动实践学时有明确要求且两者比例大致相当,6所学校没明确理论与实践学时的数量或比例。

  4. 开设劳动教育课程群。劳动教育课程群是指与劳动、职业和就业相关的各类课程,这些课程大多是选修课,涉及通用劳动科学知识、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技能等。80所高校中,56所提出要建设劳动教育课程群,并列出一系列劳动教育选修课程名单,鼓励学生自由选修。(见表1)

640.png

(二)在学科专业中有机渗透劳动教育

  《意见》指出,要“整体优化学校课程设置,将劳动教育纳入中小学国家课程方案和职业院校、普通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形成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针对性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要求各个学段除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外,其他课程结合学科、专业特点,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内容。根据《意见》精神,高校需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融入劳动教育,相关的劳动教育内容和方式需体现专业特点,与专业紧密结合。专业劳育既体现在专业课程中,也体现在专业实训或实践活动中。在学科专业中有机渗透劳动教育,类似于在其他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这既是专业育人的要求,也是劳动教育的要求。

  在80所样本高校中,65所学校将劳动教育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71所高校提出与专业类课程、实习实训、科学实验、社会实践、毕业设计等相结合,开展各类劳动实践。各高校根据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需求编写劳动实践指导手册,明确各专业劳动教育依托课程以及实践环节的教学目标、活动方式、评价方式、安全保护等内容和要求。

  值得关注的是,很多高校认识到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融入学科专业是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的“长跑”过程。40所高校在实施方案里明确了劳动教育的开展时长。其中,14所高校在实施方案里提出了在8个学期均开展劳动教育的要求,并考虑到不同年级开展劳动教育的进阶性,体现出将劳动教育贯穿育人全过程的努力。5所高校明确劳动教育贯穿大学7个学期;8所将劳动教育贯穿大一至大三6个学期;9所是大一至大二4个学期。

  (三)在课外校外活动中安排劳动实践

  《纲要》指出,劳动教育主要包括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中的知识、技能与价值观。《纲要》要求,高校需明确生活中的劳动事项和时间,纳入学生日常管理,“大中小学每学年设立劳动周,采用专题讲座、主题演讲、劳动技能竞赛、劳动成果展示、劳动项目实践等形式进行。”“高等学校也可安排劳动月,集中落实各学年劳动周要求。”根据《纲要》精神,劳动教育的实践形式可以丰富多样,既包括日常生活劳动实践,也包括劳动周或劳动月的集中实践。

  1. 劳动实践类型。80所高校中,所有高校均开展日常生活劳动,76所高校开展生产劳动实践,76所高校开展服务性劳动;72所高校开展三类劳动实践,7所高校开展两类劳动实践,1所高校的劳动实践仅包括日常生活劳动一种类型。部分高校结合高校专业优势和服务社会功能,将田地、草地、植物园、工厂等作为生产性劳动基地,将城乡社区、福利院、博物馆、图书馆、红色革命区等事业单位、社会机构和公共场所作为服务性劳动基地,依托户外科学研究基地、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开展专业劳动实践。

  2. 劳动清单制度。56所高校提出了设置劳动清单的要求,同步落实《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要求。其中,7所高校列出了明确的劳动清单,49所高校没有明确的劳动清单,仅界定劳动清单的范围,包括校园实践、志愿服务和专业实践等。如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的劳动实践清单涵盖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劳动成就幸福人生、劳动构建和谐社会等三大主题、九类项目,鼓励学生根据自身特长和兴趣爱好,自主选择劳动实践内容,形成既符合统一要求又有自己个性特色的劳动实践清单,通过专注、快乐的劳动,体验劳动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价值,形成热爱劳动、劳动平等、尊重普通劳动者的思想,培养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提升劳动素养,养成良好劳动习惯。

  3. “劳动周”或“劳动月”。80所高校中,36所设置“劳动周”,其中5所高校明确了“劳动周”的具体时间,7所高校明确在每学年设置“劳动周”,2所高校明确每学期设置“劳动周”,22所虽在实施方案中提出设置“劳动周”,却未明确具体时间。16所高校设置“劳动月”,其中8所高校明确了“劳动月”的具体时间,如5所将5月明确为“劳动月”,北方民族大学及安徽师范大学在每学年中明确了两个月为“劳动月”;8所高校设置了“劳动月”,但未明确具体月份。此外,还有其他的个性化设置,如安徽师范大学将每月第一周的星期天设置为“爱国卫生日”,北京体育大学提出每月设固定时间作为“劳动日”。

  就“劳动周”和“劳动月”的开展情况来看,学生的劳动范围包括整理寝室内务、清洁校园卫生、校内植树绿化、打扫教学实验场所、维护公共设施、管理维护教学实验设备、校内防台风及台风后救灾等。

  (四)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强化劳动文化

  校园文化是学校氛围的重要一环,不仅具有规范、引导的作用,也在不同程度上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浸润。在校园文化中融入劳动观念、劳动情怀,既是贯彻劳动教育“三全育人”的重要方式,也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劳动素养,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80所高校中,63所高校的实施方案提出了营造校园劳动文化的要求,主要形式包括歌颂普通劳动者主题教育活动、创建文明校园、劳模榜样进校园、先进事迹宣讲等。

三、高校开展劳动教育的保障体系

  (一)建设劳动教育师资队伍

  劳动教育落地实施需要一定数量的专兼职教师。有研究参照体育、美育的师生比,测算中国高校至少需要3万名劳动教育专任教师,专门从事学校层面劳动教育的整体设计、课程讲授、活动组织、基地运营和教师培训等任务。

  80所样本高校中,45所高校由学校指定相关教师担任劳动教育教师,其中30所高校建立了以辅导员、班主任为主,创新创业导师、相关行业专业人士为辅的专兼职相结合的劳动教育师资队伍;23所高校是由二级学院自行设定劳动教育教师、自行制定劳动教育成绩认定实施细则等;另外12所高校未在实施方案中明确劳动教育的教师配置情况。

  在兼职教师方面,80所样本高校中,6所高校设立了劳模工作室、技能大师工作室,设置荣誉教师、实务导师岗位等,多渠道引入社会力量参与高校劳动教育,发挥榜样的示范和带头作用,为“双师型”队伍的建设提供坚实保障。在师资培养方面,10所高校把劳动教育纳入教职工培训内容,开展全员培训,对承担劳动教育课程的教师进行专项培训,提高劳动育人意识和专业化水平;实施多元化、多样性的教师激励政策,引导更多教师主动投身劳动教育教学研究。

  (二)加强劳动教育学术研究

  深入持续开展劳动教育需要研究劳动教育的育人功能,探索劳动教育的实施方式,比较不同方式的优缺点,评估劳动教育的实施效果。为加强学术研究,高校需搭建一定的平台,成立相关的教育教学或研究机构。80所样本高校中,26所高校以专题学习研讨、建立劳动教育研究体系、设立科研组或教研室,以及在教改项目申报中设置劳动教育相关选题等形式开展学术研究,其中有11所高校设置了教研室,负责公共劳动教育和专业劳动教育。公共劳动教育重点是劳动价值观的培育,专业劳动教育主要是结合专业特点制定教学大纲。其他54所高校未在实施方案中明确相关内容。

  (三)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

  根据《纲要》要求,不仅地区层面要投入劳动教育经费,学校层面也要投入劳动教育经费,保障劳动教育各项工作顺利开展。80所高校中,46所高校对劳动教育的经费保障给予了相关的说明。如有学校设置专项经费,专项经费的80%根据学生人数按比例划拨到各二级学院,资助劳动课建设、支付任课教师和劳动实践指导教师劳务费、奖励优秀集体和先进个人;专项经费的20%由学校统一掌握,用于奖励劳动实践组织效果好、质量高的先进集体,奖励表现突出的优秀个人;另有学校每年安排专项经费,作为专门负责劳动教育工作的大一、大二年级辅导员的工作津贴,且鼓励各教学单位设立专项经费,保障和激励劳动教育工作有力推进。

640 (1).png

四、结论与讨论:高校劳动教育实施推进的多元与统一

(一)总体评价

  从样本高校的数据可以看出,《意见》发布两年来,不少高校都对劳动教育进行了研究部署,初步建立了劳动教育实施体系,并积极实施推进。总体上,高校劳动教育呈现出积极探索、丰富多彩的态势,值得肯定。具体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在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方面,各校均已有探索,但存在明显差异,不仅体现在课程的学时数量上,还体现在课程内部劳动理论讲授与劳动实践的课时分配上、教学安排是一两个年级内安排的“短跑”还是多年级进阶性安排的“长跑”上,等等。第二,在学科专业中有机渗透劳动教育方面,各校普遍已有行动,不少高校还对结合办学定位、学科特色将劳动教育融入专业教育进行了有益探索。第三,在课外校外活动中安排劳动实践方面,所有高校均已开展,不少高校的劳动实践活动丰富多彩,呈现鲜明的办学特色。第四,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强化劳动文化方面,大部分高校也已做出探索,设置了“劳动周”“劳动月”,劳动文化在校园文化中有所凸显。此外,值得肯定的是,一半以上的高校初步建立了专兼职相结合的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并在经费方面提供必要的保障,1/3的高校开始重视劳动教育学术研究,探索健全课程和实践体系。

  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一是相当数量的高校尚未明确劳动教育的统筹协调机制,对劳动教育的整体性、协同性和可持续发展带来隐忧;二是各高校普遍重视组织劳动实践活动,但在配套课程建设和融入学科专业方面用力不够、探索不足,劳动实践内容也更侧重日常生活劳动实践,容易使劳动教育内容浅层化、方式简单化,且难以体现与中小学劳动教育的衔接与区分;三是劳动教育的专任教师队伍建设尚有差距,无论是辅导员、班主任,还是二级学院自行设定的劳动教育教师,都已承担着思想政治工作、管理工作或教学科研方面的繁重任务,很难专心致力于劳动教育的教育教学和研究工作,从而影响劳动教育的常态化、长效化推进。

  (二)基本建议

  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的关系,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对于下一步高校劳动教育的实施推进,我们建议要处理好多元与统一、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首先要鼓励多元探索、凸显个性。新时代推进劳动教育,对高校而言是一个新事物、新矛盾,没有现成经验可循,也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答案”,应当允许不同办学定位、不同学科特色、不同发展阶段的高校结合自身实际进行探索,鼓励大家先做起来,“先有后优”。如《意见》和《纲要》对高校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在学科专业中有机渗透劳动教育、开展专题教育和实践活动等方面均提出了原则性要求,但在具体实施形式上,在学时分布、课程开设方式、学科专业的融入方式、劳动教育实践活动的形式等方面,并没有提出明确或具体的要求,这就给各高校预留了灵活性和探索空间。对于劳动教育必修课,必须开设、32学时的要求是统一的,但对如何开、何时开?则可以因校制宜、个性探索。同时,劳动教育允许多元探索,也是人类劳动的开放性、发展性所决定的。特别是在数字时代,“劳动教育要有时代的前瞻性,要基于劳动形态的变迁及其对人的劳动素养所提出的新的要求,主动调整劳动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最后,高校劳动教育实践活动的安排更允许和倡导多元探索。方案分析中,我们发现理工类高校往往突出科学报国、产教融合、创新创业、环境保护中的劳动教育,文科类高校更多在社会调查、支教扫盲、文化宣传、公益服务中强化劳动育人,农林类院校则往往通过强化耕读教育、开展“大国三农”实践等特色活动,涵养学生勤俭、奋斗、创新和奉献的劳动精神。这都体现了高校劳动教育要密切专业学习与劳动教育的内在关联,特别强调“专业报国”“治学报国”精神的观点。

  其次应坚持统一要求、把握共性。在我国,劳动教育不仅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更是社会主义教育区别于资本主义教育的本质特征。我们开展劳动教育,必须站在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根本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对大中小学开展劳动教育的重要论述的高度上,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劳动教育、新时代劳动教育的重要意义和基本内涵,首先在思想认识上达到高度统一。同时,对劳动教育目标的把握也应精准一致,只有在《意见》和《纲要》要求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劳动技能水平”三位一体、缺一不可上做到高度统一,才有可能自觉地规避劳动教育实施中顾此失彼、畸轻畸重带来的种种缺项、漏项。此外,还应当在遵循高等教育规律上把握共性要求,例如,要与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贯通性推进,克服彼此衔接不紧、混同重复甚至前后倒置等问题;要按照“三全育人”“五育并举”的整体思路设计高水平的劳动教育体系,做到党委顶层设计、统筹协调,全校系统推进、分工落实,从而克服一些高校业已出现的“单打一”“一招鲜”等现象,确保劳动教育能行稳致远、可持续推进。

  最后是处理好多元与统一、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人类认识遵循着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的循环往复过程,一般与特殊、多元与统一是和谐相生的。高校劳动教育同样如此,各校可以有各校的推进体系、实施重点、评价尺度、评估体系,但在总体要求、宏观要求上应当是统一的,“独树一帜”也应当是共同基础、统一尺度上的“独树一帜”。此外,鼓励高校劳动教育先做起来、“先有后优”,其最终目的还是要“优”,是更多高校共同的“优”,这样才能真正落实好党和政府的要求,贯彻好党的教育方针。例如,各个高校经过各自探索和相互交流,在建立统筹协调劳动教育的体制机制、开好劳动教育必修课程、配备必要的劳动教育专任教师等重点难点问题上,最终会形成共识、走到一起。同时,高校劳动教育做到多元推进基础上的统一要求、个性追求基础上的共性探索,也有助于各个高校把握劳动的开放性、发展性,从实际出发,不断总结经验、丰富案例,最终形成可学习、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多元统一的高校劳动教育模式。

  (感谢项目组成员曲霞、刘亚丽等对此论文作出的贡献。)

  【本文系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劳动教育新文科建设与配套资源开发”(202102126044)、北京市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创新项目“高校劳动教育实践体系建构研究”(202012453003)的研究成果】


学术动态 会议/培训报名

会议/培训报名

会议报名 会议/培训报名

会议/培训报名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