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高等教育学会成立于1981年,是由湖北省教育厅主管、湖北省民政厅登记、湖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指导的省级社会组织;是由湖北省内从事高等教育研究工作的个人、高等教育机构以及相关单位自愿组成的研究高等教育科学的全省性、学术性、非营利性社会团体。学会现有125个团体会员单位和20个分支机构,是我省规模较大的省级学术组织。
近40年来,学会在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秉承学术创新和服务发展宗旨,通过全体会员单位的共同努力,在学术研究、合作交流、成果推广、智库咨询、服务承办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为教育强省建设和湖北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较大的贡献。学会多次受到湖北省民政厅、湖北省人社厅、湖北省社科联、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国家民政部的表彰,曾获得“全国先进社会组织”荣誉称号,享有良好的社会声誉。
12月9日至10日,湖北省高等教育学会2024年学术研讨会在湖北宜昌三峡大学隆重召开。本次学术研讨会以“新质生产力引领高校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创新”为主题,由湖北省高等教育学会主办、三峡大学承办、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协办。湖北省高等教育学会主要领导与分支机构代表,厦门大学、同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南民族大学、湖北大学、武汉科技大学、湖北工业大学、长江大学、武汉工程大学、武汉轻工大学等省内外60多所高校的26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
会议由湖北省高等教育学会会长周应佳主持。他强调,廓清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义,全面深化综合改革,是实现高校高质量发展的立足点;把握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优化布局学科专业,是塑造高校发展新优势的关键点;探索新质生产力的推进路径,加快培育创新型人才,是开辟高质量发展新赛道的突破点。本次研讨会的召开,正是对“新质生产力引领高校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创新”这一时代议题的积极回应,意义十分重大。
湖北省高等教育学会会长 周应佳教授
三峡大学党委书记何伟军出席会议并致辞,向学术研讨会的举办表示祝贺,向与会专家学者表示欢迎,并指出希望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与兄弟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探索新质生产力引领下高校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新路径。
主题报告环节,五位特邀专家围绕会议主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厦门大学特聘教授、校务委员会副主任邬大光教授以“大科学时代的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为主题,深刻剖析了大科学时代特质,提出认识和解决专业建设供需适配问题的思考与策略。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党委书记、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蔡三发教授的报告主题为“新质生产力与高质量学科专业体系构建”,他从新质生产力的新要求出发,分析了学科专业布局调整的多重逻辑,提出从“特、交、新、融、高”等五个方面加强建设中国特色高质量学科专业体系。湖北省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三峡大学党委书记何伟军教授立足三峡大学的创新实践,探索“高等教育与新质生产力的互动逻辑”,展现了地方高校面向新质生产力的转型路径;华中科技大学本科生院副院长兼教务处处长柯昌剑教授着眼于“教育科技人才融汇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华科大样本”。湖北省高等教育学会高职分会会长、湖北职业教育研究院院长李洪渠教授作“新业态发展与大学生就业”报告,提出精准锚定新业态人才需求,重塑高校高质量充分就业育人体系。
厦门大学特聘教授、校务委员会副主任邬大光教授
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党委书记、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蔡三发教授
湖北省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三峡大学党委书记 何伟军教授
华中科技大学本科生院副院长兼教务处处长柯昌剑教授
湖北省高等教育学会高职分会会长、湖北职业教育研究院院长李洪渠教授
闭幕式上,湖北省高等教育学会会长周应佳作会议总结。周应佳指出,新质生产力对高校发展带来了全方位的深远影响:一是重塑适应新质生产力的专业布局,二是深度重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三是加快提升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四是全面塑造新时代教师创新能力。周应佳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高校大有可为,期望以此会议为契机,高校管理者与专家学者、企业行业一起,深度剖析新质生产力内涵特质,加快探索高校专业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路径,为湖北打造全国科技创新高地、筑牢创新人才基座、助力教育强省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学会地址:武汉市东湖高新区文华园路8号文华学院行政楼一楼
鄂ICP备2021008600号-1 湖北省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奇观技术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