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高等教育学会成立于1981年,是由湖北省教育厅主管、湖北省民政厅登记、湖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指导的省级社会组织;是由湖北省内从事高等教育研究工作的个人、高等教育机构以及相关单位自愿组成的研究高等教育科学的全省性、学术性、非营利性社会团体。学会现有125个团体会员单位和20个分支机构,是我省规模较大的省级学术组织。
近40年来,学会在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秉承学术创新和服务发展宗旨,通过全体会员单位的共同努力,在学术研究、合作交流、成果推广、智库咨询、服务承办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为教育强省建设和湖北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较大的贡献。学会多次受到湖北省民政厅、湖北省人社厅、湖北省社科联、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国家民政部的表彰,曾获得“全国先进社会组织”荣誉称号,享有良好的社会声誉。
(极目新闻记者:邹浩 通讯员:徐行、朱亿)第三届湖北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4月9日在华中农业大学落幕,来自湖北省36所高校的90名教师(团队)通过教学设计创新汇报,展示教书育人风采。经过激烈角逐,最终产生特等奖10项、一等奖11项、二等奖27项、三等奖42项。其中获得特等奖和一等奖的21名教师(团队)将代表湖北省参加全国大赛。
本届大赛由湖北省教育厅指导、湖北省高等教育学会主办、华中农业大学承办,强调在“四新”建设(即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中推进教师教学创新。在两天密集的比赛中,参赛选手们围绕“推动教学创新、培养一流人才”这一大赛主题,展示课程教学创新成果,讲述教学创新故事。
比赛现场
“《计算机组成原理》是计算机类各专业中一门理论性、工程性、实践性都很强的核心专业基础课,我们通过软硬协同、虚实一体的创新模式让学生学有所获。”正高组参赛选手、华中科技大学秦磊华老师这样描述其参赛项目。据他介绍,《计算机组成原理》这门课基于构造观、系统观、工程观的教学新设计,构建了面向硬件系统能力培养的理论教学体系与实践体系,教学中注重软件与硬件协同、科学与工程并重,既培养软硬协同的系统思维,又培养从硬件功能部件到计算机系统的设计方法。“这大大突出了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对学生们进行高阶思维、创新思维的引育和学习挑战的建立有积极作用”,秦磊华说。
副高组选手、华中农业大学刘泉老师在《大学物理学》的教学中通过让学生拍物理视频等方式,引导学生去发现身边的物理现象,然后感受物理学的趣味。刘泉认为,现在创新不仅仅对能力提出了要求,在为社会服务、为国家贡献的基础上还有更高的要求。基于此,她表示,教学的创新就是应该随着国家的要求和“四新”的要求而变,更好地做好基础和服务工作。“我不仅要做一个实践者,也要做一个思考者,这次大赛可以帮助我进行更加深入地思考,然后再把这个思考投入到我新的实践中。”
本届大赛将课程思政建设列入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大赛中设置课程思政组,通过深入挖掘各类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提高课程思政教学水平。
“明确目标,以思政为心,创新为眼,策略为鼻,实践为口,课堂为耳。将正确的价值观融入在我们的设计作品当中,从而设计出有深度、有温度、有情怀的Logo设计作品。”课程思政组选手、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的杨帆老师认为,传统优秀文化、核心价值观、中国品牌故事和乡村振兴是参赛课程《Logo设计》的四个思政元素要点。她谈到,思政教育应该体现在课程的方方面面,比如在课堂讲解中融入国货之光、工匠精神等案例,课程设计项目中学生的前期调研、挖掘元素也是主动思政的过程。
谈及本次大赛的参赛经历,不少老师认为对教学创新的认识以及教学能力的提高有极大的帮助。
“创新不是目的,只是手段,创新一定要针对教学痛点问题”,秦磊华老师认为,创新需要追求以问题、效率和成果为导向,既要“埋头拉车”,又要抬头看路,还要不时仰望星空,要在宏观、中观、微观三个维度开展教学创新。
刘泉老师表示:“提起创新,最重要的还是学生,我们所有的创新都是围绕着学生去做的。学生是饱满而立体的,所以创新也要是立体的,通过多点创新来激发学生。”
观摩室内老师们正在观看直播
本次大赛教学创新设计汇报环节还进行了全网直播,近8.8万人次通过网络进行观摩。华中农业大学各教学单位也积极组织教师通过直播观赛,开阔视野、寻找差距、学习经验、提升技能,激励广大教师进一步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
记者从湖北省高等教育学会获悉,各高校还将及时总结和凝练大赛成果,切实加强赛后反思和成果推广,着力促进大赛成果充分转化运用,继续发挥大赛的促教、促学、促研、促建、促评、促创等作用,助推湖北省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通讯员供图)
学会地址:武汉市东湖高新区文华园路8号文华学院行政楼一楼
鄂ICP备2021008600号-1 湖北省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奇观技术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